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的研究(3)_学习网

如何约到同城炮_附近找小组联系方式_300元四小时服务

当前所在位置:教育动态
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的研究(3)
时间:2014-06-04 09:15:39 阅读:493

     直接影响教学模式改进和优化的重要因素有教师个体的教学技能、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术工具等四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提高教师个体的教学技能。教师个体的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化。由于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导致教学内容难确定,教学目标难把握的特点,这对继续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更大的挑战。二是设置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课程体系。我国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科式课程体系、能力本位式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继续教育的课程不应雷同现有学历教育课程,它应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针对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因此,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综合化,同时要及时编制先进实用的培训教材,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三是提供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学知识。教学知识是指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继续教育应针对成人的学习特点,以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习者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提供学员需求的,能培养学员自身学习再生能力的教学知识。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和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应加强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建立继续教育机构和企业(行业)的长期合作,形成“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发展,为学员提供能提高技能的知识体系。四是建立数字化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构建国家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数字化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以及信息查询、学习账户管理、学习情况记录等服务。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的技术路径就是应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

    三、以“政府统筹、跨部门协调”为重点,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已取得很大成绩,在许多领域建立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继续教育法制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如《教师法》、《企业法》等都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了规定。近年来,国家和各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继续教育具体计划和政策措施。例如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管理方式还很粗放,继续教育在管理体制、教育评价制度、教育激励制度、经费投入制度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继续教育涉及多个管理主体、办学主体,管理体制统筹协调不足,什么样的机构可以从事课程培训?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谁来认证?大多数培训机构,都是按公司来注册的。企业应是继续教育的主体,但目前不少企业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自身经济效益的问题,继续教育没有到位。一些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不够健全。尚未形成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我国终身教育的投入制度缺失,导致终身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针对继续教育管理方式的不足,建议:

    第一,建立政府统筹,分类指导、权责明确、协调合作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针对“政出多门”的继续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弊端,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明确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企业和有关社会机构的管理职责,对继续教育的类型、类别和层级进行规整分类,分部门、分层次进行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利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中小学等学校资源,行业协会、企业继续教育机构、社区教育网络、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传播媒体和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统筹管理高层次人才培训、岗位培训、农民转业培训、社会生活教育、老年教育、扫盲教育等继续教育活动。

    第二,建立政府投入、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多渠道筹资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把继续教育投入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对公益性和普惠性继续教育项目的经费支持,实施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投资或捐资。政府全部承担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成本,对农民、下岗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的专业技能培训给予资助,制定相关法规规定单位每年应将其预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用于本单位职工的继续教育。

    第三,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监管制度与质量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和监管评估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职业注册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建立以继续教育机构为主导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完善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资质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继续教育质量标准,健全继续教育监管评估体系。建立继续教育城乡发展的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健全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推进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把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岗位聘任、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加大对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的惩处力度。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的制度路径就是要以改革“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为重点,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投入制度、监管制度等。我国继续教育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就要通过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制度路径,不断转变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式。结构、技术、制度是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构成要素,但各方面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于继续教育发展方式之中,而是相互关联互动。

 

                                                              安徽继续教育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