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担起医生继续教育职责_学习网

如何约到同城炮_附近找小组联系方式_300元四小时服务

当前所在位置:政策法规
政府应担起医生继续教育职责
时间:2014-05-07 09:24:00 阅读:160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 丛亚丽 唐健

     日前,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发布了其对全球及中国销售调整的措施,包括取消销售人员的数额指标,逐步停止向受邀演讲和参加医学会议的医师直接支付费用等。该公司在去年7月被曝出多起行贿事件后,终于拿出了系统的整改方案。

    据了解,不光是GSK,在我国打击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之后,各个跨国公司都对其销售行为进行了规范,很多国内公司也“低调”很多。但是,不管是出于应对中方眼前的调查,尽快扭转企业形象的考虑,还是为了白己的商业战略,抑或是想借此机会为净化我国的医药营销环境探路,GSK此次发表的调整措施力度明显超过了其他的外资企业。

    在整个医药购销的链条中,医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然而他们整治后的举措已经占领了医疗卫生服务价值观的道德制高点:“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帮助其保持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企业表态之后,政府和医疗机构该如何接招呢?

    2013年12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九不准”分别是: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不准违规收费;不准违规接受社会手}1l!a资助;不准参与推销活动和违规发布医疗广告;不准为商业目的统方;不准违规私白采购使用医药产品;不准收受回扣;不准收受患者“红包”。

    这样的回应应该说是及时有效的,但是从政府层面不应该只规定医疗机构和企业“不准做什么”,还应该反思,有哪些工作是政府和医疗机构该做而未做好的?比如医生继续教育

    很多医生都已经感受到了,GSK事件发生之后,各种学术会议和医生继续教育培训项目锐减。由此可见,很多医生的继续教育实际上是由制药企业支持和承担的。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对此的调研发现,医疗界普遍存在对继续教育负面影响的“弱视”现象,即忽略了药企资助继续医学教育本身的出发点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国际上对此较早的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Dr.Marjorie Bowman的一项调查,研究医生在参加了两次药企举办的关于某产品的继续教育活动后,其处方行为的变化情况。此后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发表,结果均表明,医生在参加过有企业和产品参与的活动后,更加乐于开具相关药品的处方。继续医学教育是医生获取最新医学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由于企业的参与,信息本身可能存在的偏倚,会影响医生的临床决策和判断。而且,药企对继续教育对象的资助存在选择性,最需要培训的医生往往得不到继续教育的机会。因此,要尽可能地扭转药企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角色而导致的利益冲突,同时迫切要求政府和医疗机构做出医生继续教育的举措和预算,承担起本该有的责任。

    制药企业固然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当市场运作与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产生冲突的时候,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保护医生的处方权不受利益的干扰,从而保障患者的权益。企业在从医疗行业获得利润的同时,应该对医生教育有所投入,那么,政府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由相关部门从企业募集资金,并组织医生的继续教育,减少企业与医生直接接触的机会。

 

                                                                                      
                                                    安徽继续教育网
 整理编辑